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我国水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发电、生物质发电装机

来源:太阳能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2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建筑、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方面,积极发展绿色建筑,推进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,2021年全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达到20多亿平方米;加大力度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,新能源汽车产

建筑、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方面,积极发展绿色建筑,推进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,2021年全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达到20多亿平方米;加大力度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,保有量占全球一半。

过去两年,国际局势深刻演变,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,世界经济复苏乏力,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,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,部分欧洲国家重启煤电,全球减排进程遭遇波折。

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·拉卡梅拉说,尽管全球面临诸多挑战,可再生能源就业仍具有弹性,并且已被证明是一个创造就业机会的可靠引擎。他建议各国政府推行各种产业政策,鼓励在国内增加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。

报告说,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创造就业机会,几乎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来自亚洲,仅中国就占全球总数的42%,其次是欧盟和巴西各占10%,之后是美国和印度分别占7%。

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(记者 王建刚)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与国际劳工组织22日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达到1270万个,中国占全球总数的42%。

流程编辑:U016

报告指出,中国是领先的太阳能光伏板制造及安装大国,并且海上风电正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。欧洲目前占全球风电设备制造产能的40%左右,是最重要的风电设备出口方。

数据显示,2021年,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.5%,比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;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%,比2012年下降了12.5个百分点;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左右,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。目前,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,水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发电、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。

来源:北京日报 | 记者 曹政

保障国家布局重大项目合理用能需求

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.4%

“这也启示我们,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,必须立足客观实际、循序渐进、久久为功,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。”刘德春说,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,是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

(原标题:我国水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发电、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“双碳”工作开局良好 定能如期实现目标)

报告还表明,太阳能是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行业,去年提供了430万个工作岗位,占比超过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
有计划分步骤实施“碳达峰十大行动”

与2012年相比,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.4%,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.4%,单位GDP水耗下降了45%,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%。

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占全球逾四成

“十年来,我们深入推进能源革命,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,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,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。”刘德春说。

相关新闻

刘德春说,相关部门将切实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,持续完善能耗双控政策,优化节能目标评价考核频次和考核方式,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,实施重大项目能耗单列,保障国家布局重大项目合理用能需求。同时,坚决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;优化项目管理方式,实施清单管理、分类处置、动态监控;严把增量项目关口,深挖存量项目节能潜力,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
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改造方面,将支持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、供热改造、灵活性改造“三改联动”;对标能效先进水平,推动钢铁、有色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;加快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,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。

同时,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,坚持先立后破、通盘谋划,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供给消纳体系,着力夯实能源供应基础,有效保障能源安全。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方面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坚决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。

据悉,我国“双碳”工作开局良好,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。下一步,将加强统筹协调,把“双碳”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落实碳达峰碳中和“1+N”政策体系有关部署,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“碳达峰十大行动”。

文章来源:《太阳能》 网址: http://www.tyn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4/846.html



上一篇:港股异动 | 普达特科技(00650)涨8% 月内雪湖资本两
下一篇:通威太阳能蒋婷:让人力资源成为助推公司发展

太阳能投稿 | 太阳能编辑部| 太阳能版面费 | 太阳能论文发表 | 太阳能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太阳能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